返回

国士无双:重回1976搞科研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5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95章

    得知赵大力要送儿子去所里,李大江明目张胆地带着一群人过去抢人。

    而且这帮犊子还是带着武器来的。

    收到消息。

    当时担任厂武装部负责人的赵大力,立刻组织民兵去拿武器。

    担心搞出大麻烦。

    厂长孙立业当起老好人,要求赵大力释放李大江的儿子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海钢和红光厂形同陌路。

    两厂职工一旦碰上,轻则对骂。

    若是都是年轻工人大打出手也是常事。

    “厂长,你说完了吗?能不能让我说几句?”

    “好,你说。”

    赵大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。

    徐天从兜里拿出一张,叠得四四方方的报纸放在桌上。

    “厂长,这篇关于国内经济计划的会议摘要,你看过了吗?”

    闻言,赵大力放下茶杯,打开报纸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徐天已经提前将内容用笔括了起来。

    赵大力很快找到了这篇报道,默默读着上面的内容。

    “全面发展经济,提倡按劳分配,继续引进新技术,加快生产建设的脚步,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花了五分钟时间,赵大力读完了上面的内容。

    感觉内容很好,但是和海钢,和徐天交上来的报告,没有一点关系。

    “厂长,什么叫全面发展经济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持续进行创汇,为了增强各家工厂的创汇积极性,提高主观能动性,因此需要按劳分配,让工人有干劲。”

    “引进新技术,加快生产建设,全都需要钱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觉得和咱们没有关系吗?”

    徐天认真地说道:“国家处处都需要钱,各家工厂的大锅饭还能吃多久。”

    “以往,我们只需要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生产,上级自会给我们拨经费,发放各种物资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,需要我们给国家创汇。”

    “还会像以前那样,一分不少地给我们发资金吗?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话,赵大力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年初,国家向所有的国有工厂下达了创汇指标。

    说明国家已经到了资金严重匮乏的边缘。

    要求各个工厂和单位搞创新,搞出能够出口的拳头产品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就算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创汇任务,上级未来拨给我们的资金,也会越来越少。”

    徐天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让赵大力从辩证角度,分析一件事情。

    国家需要国有工厂为国创汇,每年又要足额足量给工厂发钱。

    如果国家有钱,怎么会不分大小规模,命令全部国有工厂创汇?

    若是没钱,只能一点点削减各工厂的经费和资金。

    让各家工厂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。

    这份报道,已经透露了大量的信息。

    徐天说道:“咱们海钢差不多有一万名员工,如果今年发的经费,比去年少一半,哪怕少三分之一,大家这个年,可就过不好了。”

    赵大力沉默半晌,抬头道:“你说得有一些道理,可难道咱们厂和第一机械厂,联合生产军工产品,日子就能过得好吗。”

    “过得好过不好,我不敢说,但是起码,之前的待遇不会减。”

    徐天淡淡一笑道:“厂长,如果咱们海钢能一次次拿出令上级满意的产品,不管是钢材,还是军工产品,总之,想尽一切办法,凸显咱们的重要性。”

    “上级必然会重点重视咱们,即使资金紧缺,也不会减咱们的待遇。”

    不想办法逼一逼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距离自负盈亏,自谋生路,还剩不到一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到了明天再布局,黄花菜都凉了。


第95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